小容與先生從青梅竹馬走入婚姻,婚後三名小孩陸續出生,應是人人稱羨的感情狀態,但小容發現先生根本是長不大的小孩,原先認為結婚生子後先生會多點責任感,但先生除了工作狀況不穩定外,收入還理所當然地都花在自己身上,導致小容與孩子連三餐穩定都成問題,甚至需靠公婆接濟,小容也曾想在孩子就學後外出工作,但先生礙於自尊心阻止小容就業,小容在日復一日的育兒及維持生計中逐漸失去自我,認為自己離開婆家恐無法給小孩溫飽。
此外,小容的先生還常藉應酬名義在外飲酒晚歸,返家後便會對小容大聲咆哮、肢體拉扯,導致小容難以休憩、飽受驚嚇、身體也常有大小不一的淤青,孩子們經常目睹雙方衝突,皆相當害怕酒醉的爸爸;除家暴行為外,先生亦經常與周遭鄰居、警消爆發衝突,導致小容經常需半夜前往派出所處理。某次先生竟因不滿小容請娘家家人協助保釋事宜,對小容及娘家家人大打出手,事後小容在娘家協助下帶著孩子搬回娘家,仍遭先生酒後前往咆哮、撞門,要求小容出面,小容對於娘家家人感到抱歉決定報警阻止先生暴力行為。
社工接獲通報後至娘家看望小容及孩子,小容稱好久沒睡得這麼安穩了,會談期間,小容看見先生的行為已經傷害到小容及孩子,發現婚姻期間不僅自己受苦,也讓孩子們承受先生的高張情緒、擔心受怕,小容對此感到內疚,不曾想認為自己的忍讓卻讓孩子受到傷害。
小容決定聲請保護令,亦委任扶助律師提起離婚訴訟,期間數次開庭需面對先生讓小容感到恐懼,但在社工協助演練及陪同下小容仍勇敢面對,也討論期間人身安全計畫,先生雖藉由公婆表達其不滿情緒,然實際上透過司法訴訟過程及警察約制,先生已不敢再到娘家騷擾,同時社工也媒合心理諮商及目睹兒少服務,修復小容及孩子們的心理創傷。
現在,小容和孩子可以好好睡覺、好好吃飯,不用膽戰心驚,先生也可以理解其暴力行為帶來家庭傷害。社工回饋小容現在安穩的生活是小容一連串勇敢的決定及行動累積而來的結果,肯定小容此段期間的不容易,祝福小容和孩子未來生活雨過天晴。
────────────────────────────────
保護令的力量,讓安全重新開始
許多人擔心聲請保護令會引來施暴者的報復,甚至流傳「保護令是催命符」的說法。但其實,小容的故事正好證明,保護令不只是紙上文字,而是一個重要的安全保障,也是讓施暴者知道暴力的後果及停止暴力行為。
小容在多年家暴中忍耐退讓,直到孩子們不斷目睹衝突、承受恐懼,她才決定鼓起勇氣透過司法聲請保護令、離婚訴訟。雖然先生透過公婆表達不滿,但實際上他已不會再到娘家騷擾。保護令的法律效力,搭配社工、警方協助,小容的堅持與努力、親人支持,有效阻斷了先生的施暴騷擾行為,讓小容和孩子終於能夠安心睡覺、安穩生活。
保護令是一個重要的起點:
它能在法律上約束加害人,劃出「不能再跨越」的界線。
它能讓加害人知道,暴力只會影響家庭關係,暴力不會再被容忍。
它能讓加害人可以接觸專業人員接受服務,進而了解法律規定與如何控管情緒、溝通衝突及停止暴力對待方法。
它能讓被害人感到被法律保障、防治網絡重視而感到安心。
今天的小容,不再是被恐懼支配的母親,而是能帶著孩子們走向新生活的勇敢者。她的故事提醒我們:保護令不是催命符,而是受害者掙脫恐懼、重建安全的重要護身符。
新聞發布&公告
/
婦援故事
婦援故事
2025-08-26